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
 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 » 透視口腔癌 » 顏面損易釀憂鬱 口腔癌患者文章鼓勵病友
dot  顏面損易釀憂鬱 口腔癌患者文章鼓勵病友
研究顯示,口腔癌如果動刀影響顏面觀感,不少患者因而即使早期發現卻晚期才接受治療,而口腔癌好發率在所有癌症中,排名第二,讓病友很容易罹患憂鬱症。為了讓病友間相互加油打氣,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舉辦徵文比賽,奪下首獎的蕭先生現身說法,強調「天助自助」,只有勇敢面對,讓完整醫療體系來幫助才是真的,呼籲病友們早期發現治療。(陳奕華報導)

今年41歲的蕭先生,吸菸、喝酒、吃檳榔全來,認為這才夠豪邁,社交活動吃得開,身邊朋友告誡酒菸檳榔傷身,蕭先生總認為不可發生在自己身上,不理會親友忠告,不料年初舌頭出現病變,檢驗發現罹患口腔癌,從驚訝、無法接受,誤信坊間偏方,到親友支持,回院面對就醫,因此導致早期卻晚期治療,癌細胞已經轉移淋巴系統。

歷經手術與電療後,已經順利出院,目前控制當中。回想這段抗癌路,蕭先生用文字記錄下心路歷程,希望提醒大家這切身之痛,在2011年三月舉辦的第一屆「重新-微笑吧!」口腔癌徵文比賽中,一舉拿下首獎。

「家裡電話來,他們覺得是不是又有什麼不好的消息進來,我看到那一幕,我也會覺得家人其實真的也是很、快倒了,有時候我與太太快要撐不下去,所以我會覺得,自己不站起來的話,我怎麼讓、這個家未來不知道會怎樣樣。」

新光醫院精神科醫師詹家達指出,統計顯示,癌症患者病程中,罹患憂鬱的比例達兩到三成,其中口腔癌患者,憂鬱症好發率在所有癌症中,僅次於「胰臟癌」,另外,自殺率在所有癌症中排第三,身體、外觀、聲音的改變、飲食咀嚼受影響,經濟困頓都有關係,呼籲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透過家庭社會包容、社會福利資源介入,正視口腔癌所造成情緒障礙,共同協助病友。


2011-08-04 12:09:01 / 累積瀏覽次數:4391